引婴投江文言文翻译_有什么道理
《引婴投江》,此名著又名为《父善游》,出自于《吕氏春秋》,《吕氏春秋》是在秦国丞相吕不韦主持下,集合门客们编撰的一部黄老道家名著。为了方便大家学习借鉴,下面小编精心准备了引婴投江文言文翻译内容,欢迎使用学习!
引婴投江原文
有过于江上者,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,婴儿啼。人问其故。曰:“此其父善游。”其父虽善游,其子岂遽善游哉?以此任物,亦必悖矣。
引婴投江译文
有人在经过长江时,看见一个人正拉着一个孩子要把他投到江里去,那孩子哭着。(经过江的人)忙问什么原因,那个人说:“他父亲擅长游泳。”他父亲(即使)擅长游泳,儿子难道就擅长游泳吗?用这种不合理的方式处理事物,是一定会违反常理的。
引婴投江注释
过:经过
于:到
方:正在;正要
引:牵;拉
欲:想要
婴儿:这里指小孩(注意不是婴儿,古代中婴就是小孩)
故:原因;缘故
善:擅长、善于
岂:难道
岂哉:表示反问,译为“难道吗?“
遽:就,遂
任:处理
亦:也
必:一定
悖:荒谬
有者:有(什么样的)人
虽:即使
此:这
见:看见
之:代词,代“小孩”
以:用
其:代词,代“小孩”
引婴投江告诉我们什么道理
这个故事告诉人们:一是本领的获得要靠自己,而不能靠先天的遗传。二是处理事情要从实际出发,对象改变了,相对应处理的方法也要有所改变。
体现本文主旨的一句话是:以此任物,亦必悖矣!
引婴投江哲理
(1)
这个故事告诉人们(道理):
一是本领的获得要靠自己,而不能靠先天的遗传。决不能强迫他人去做他做不了的事。
二是处理事情要从实际出发,对象不同或事物环境不同,处理问题的方法也要随之改变,因人而异。
三做事不能主观臆断。
(2)
启示:说明对象变了,解决问题的方法、手段也要随之变化,否则将要酿成大错。
初中文言文答题技巧
1.文言实词要掌握!实词最常见的命题形式是,指定文中若干个词让考生作解释或选择。要求解释的词,一般为常见实词,通假字、一词多义、古今异义、词类活用等,往往是命题的重点,了解重点才可以对症下药。
2.文言文实词的考试中,一般出现考点都是有重点词汇划分的。要确定你所在的年级那些事经常考到或者做题碰到频率很高的词汇,这些词汇就是重点家考点了。找到这些词汇,掌握它,你就是成功的了。
3.但是往往有时候不会考到我们掌握的词汇,那么该怎么办呢?词汇的掌握会引导你一定的方法,比如我熟悉词类活用的词,那么我就可以去一反三来试着看看能不能对照我新碰到的这个词汇。
4.在文言文题目考查中,还有最为重要的虚词考查,这个就得靠同学们多联系多记忆了。般初中常考虚词就是25个左右,高中会增加一些。这些虚词基本就是有固定的用法,需要记忆和练习,熟能生巧!
5.最后可能就是文言文的翻译题,翻译题看起来复杂,其实不会很难。基本方法就是六字诀:对(对照原文翻译,大意与原文一直)、换(古今意思要会换,古义幻城现代汉语)、调(调整语序)、留(保留专业术语)、增(增加或补充原文缺少的一些成分)、删(删掉原文多余的成分)。总之就是要把这句话翻译通顺,意思大体一致。
本文内容(包含图片或视频在内)系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与鱼捕头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。文章地址:https://www.yubutou.com/43776.html