上过《军事管理学》的人都知道或了解过《孙子兵法》一书,因为 《孙子兵法》不仅仅被后世称为“兵学圣典”,更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军事名著。在《孙子兵法》中,我们不难看出古代军事思想的展现。然而,一提起《孙子兵法》这部著作,我们便少不了谈论这部著作的作者——孙子。
孙子,原名孙武,字长卿。是我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。孙武将自己对军事的见解写成《孙子兵法》一书流传后世。
每个人的名字都包含了家中长辈对自己的殷切期盼。孙武的名字也是如此。孙武的祖父孙书在孙武出世后,为其单单取了一个“武”字。各位别以为仅仅是因为孙武出生在军事世家便被取了这个“武”字,其实这个“武”字一点也不简单。因为“武”字可拆分为两部分,即“止”和“戈”,喻意就是停止干戈,停止战争。祖父孙书希望自己的孙子孙武长大后能继承和发扬孙家,将自己所学到的才能报销国家,救百姓于水火之中,让天下的百姓都能过上安稳的生活。后来的事实也证明了,孙武的确达到了祖父孙书的期望,并著有《孙子兵法》一书。——
给孙武取了名字后,祖父孙书还给孙武取了个字,即“长卿”。“卿”字在当时古代意思是朝中的大官。孙书希望孙武能继承自己的衣钵,长大后成为国家栋梁,为百姓做实事,谋福利。事实证明,孙武聪明好学,善于思考,在幼年时便提出让老师答不上来的问题。
名字继承了祖父辈们的期望,孙武的名字也是如此,正因为在祖父辈的熏陶和培养之下,孙武成长为一代著名的军事家和政治家。
孙子兵法十三篇
《孙子兵法》,从字面上看,也知道这是一个叫孙子的人写的一部兵书。那么作为一部兵书,能够流传至今依旧被人们所重视,肯定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存在时间久远,更多的是因为时至今日,它依旧对人们有借鉴作用。
作为一部兵书,在现在这个相对和平的年代,它的借鉴作用有那些呢?我们都知道,商场如战场,也就是说,那些用于打仗的谋略在一定程度上在商场上也是适用的。
《孙子兵法》一共有十三篇,分别是始计第一、作战第二 、谋攻第三 、军形第四 、兵势第五、 虚实第六 、军争第七 、九变第八 、行军第九 、地形第十、九地第十一、火攻第十二和用间第十三。
始计第一,也就是说在出兵之前,就要充分了解敌我双方的各种状况,也就是知己知彼,方能做到百战不殆!
作战,即人员的调动;谋攻,通过计谋的运用,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;军形和兵势是决定胜负的两种因素;虚实简单说就是通过迷惑敌人来以提高胜算,达到用最少的兵力获得最大的利益;军争当然就是争得先机、有利地势等;九变,根据战时变化及时作出相应的变化;地形和九地就是根据不同的地势作出相应的军兵布置;火攻,以火助攻;用间就是间谍的巧妙利用,以获取有利的情报,取得战略先机。
《孙子兵法》这十三篇所讲的谋略,是一种普遍意义上的方法论,而不是简单的操作方法。正所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,这就是为什么该书能够经的起时间的洗礼,并且跨越军事领域而被企业家运用在商场上的原因。
孙子兵法共有多少篇
《孙子兵法》是春秋时期齐国孙武撰写的一部兵书,距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了。那么经过这么漫长的历史岁月, 《孙子兵法》是否发生过一些改变呢,让我们一起在历史长河中寻找答案吧!
诞生于春期时期的《孙子兵法》一共有十三篇,也有一说是八十二篇,总之由于当时传播方式的落后性等原因,该书并没有被广泛应用。到了战国时代,诸侯纷争,硝烟四起,使其在战争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,从而被更多的人所注意。
很多学者开始对《孙子兵法》进行注解,这使其在原有十三篇的基础上获得的大范围的扩增,到了汉代,则由官方进行了系统的整理。东汉时期,班固在《汉书》中已有“吴孙子兵法八十二篇”一说。
魏晋时期,对《孙子兵法》做出较大贡献的是曹操。由他编撰的《孙子略解》,是根据自身军事战略经验对《孙子兵法》“十三篇”进行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完备论述。也就是说曹操根据自身的经验,对《孙子兵法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删减,只保留下了十三篇。
当然隋唐时期之后,各朝的文人学士以及军事家,都根据不同的战略状况,对《孙子兵法》做出了不同的注解,但主要还是围绕其“十三篇”展开的论述。 乃至今日,《孙子兵法》已经走出国门,被各国广泛应用于军事领域的同时,也被应用于商场,其根本还是原来的“十三篇”,也就是说《孙子兵法》十三篇已经被普通大众所广泛接受。
本文内容(包含图片或视频在内)系用户自行上传分享,网站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。如作品内容涉及版权问题,请及时与鱼捕头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。文章地址:https://www.yubutou.com/64911.html